找到相关内容146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念佛法门章

    法身,清净圆融与佛无二。这时,不消说是往生,就连自己本身都是佛了。这正是禅宗强调的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!大势至菩萨说:“如染香人,身有香气。此则名曰庄严!”《观无量寿经云》:“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...众生浊、命浊。这里烦恼众多,众生难以摆脱而得清净。而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广大慈悲的愿力成就的,清净庄严无比(详见《净土三经》)。阿弥陀佛以本愿力,接引众生往生极乐国土。众生可以不必证入圣位,带业往生。...

    果化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5445450.html
  • 大乘起源与开展之心理动力(1)

    方位的宗教研究”(《庄严》册48,页10,1996)。   36. K. Armstrong《神的历史》所引,页63(蔡昌雄译,台北:立绪,1996)。   37. 张澄基《佛学今诠...…今天我也学习这么去做了。”(自淳〈托钵记〉,《庄严》期54,页136,1988)这是当今“佛弟子对佛陀永恒怀念”的另一例。显然,她的怀念也是出自...

    释如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1947161.html
  • 大乘起源与开展之心理动力(2)

    University Library, Kyoto, 1973.   100. Melford E. Spiro〈上座部佛教──人类学上的一个问题〉(一),《庄严》,期54,页112、113(1998...菩提心的心理功能,但是二者强化的程度还是有差别的。由于佛的庄严身像较之名号更具体、更能象征佛的果德,所以在强化的效果上理当更胜一筹。但是比起信解自身“原本具足如来智慧明德相”...

    释如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1947162.html
  • 陈柏达居士 著:净土的见证(1)

    邪魔和感化恶鬼吗?念佛也可以证得神通和道果吗?除此之外,还有什么特殊的利益?  第二部分"庄严",尝试说明藉物显瑞的各种奇迹:为什么念佛的人会放出光明,闻到天乐或奇特的香味?甚至死后尸体还会散发出...香料或者香水的人,身上也定会感染香气。这叫做‘庄严’!”  阿弥陀佛,就是“无量佛、无量的圆满觉者”。他时常放出无量的光芒,照摄十方世界的众生。当我们对阿弥陀佛的悲愿有深刻的体悟和信心时,我们就会...

    陈柏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5247874.html
  • 从二十四圣到耳根圆通(2)

    只要一心专念,得到心佛相应,心眼开明。如薰染香气的人,身上就有香气。”念佛之人就会染着佛的的功德智慧。以佛的法身和智慧庄严自己的本觉心佛,这叫庄严。我的本修因,是以念佛心,心心相继,无有间断...乃至尽虚空诸佛国王,法身所依,无净无秽的常寂土;报身所依,有净无秽的实报庄严土;应身所依,有净有秽的变化土即凡圣同居士,皆由我识心变化而来。既然是说“所现”,则当下本来空寂;既然说“变化”,则成相非真...

    普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1849642.html
  • 释清净 编辑:本尊阿弥陀佛(1)

    三界,径登不退,一生成佛。其修持下手处,即是从果起修,六字洪名由阿弥陀佛果地万德所庄严,今以此果觉作众生修持之因心,名具万德,名召万德,行人念佛,即将阿弥陀佛的万德转换成自己的功德。即念即佛,庄严,...、炎根佛、地种佛、月像佛、日音佛、解脱华佛、庄严光明佛、海觉神通佛、水光佛、大香佛、离尘垢佛、舍厌意佛、宝炎佛、妙顶佛、勇立佛、功德持慧佛、蔽日月光佛、日月琉璃佛、无上琉璃佛、最上首佛、菩提华佛、...

    清净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0450154.html
  • 佛学研究方法学理路之探索

    宗教研究:定义、范畴与方法学刍议〉,《新史学》5: 4  1996〈宗教研究方法〉,《庄严》  1997〈比较宗教经典与儒学研究:问题与方法学刍议〉,《汉学研究》15: 2  蔡耀明  2001《...佛学研究方法学理路之探索  朱文  台南女子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 p. 333  提要  任何一门学科皆有其值得戮力以赴的学术目标与相应的研究进路。姑且毋论学者对此一目标或进路的描绘...

    朱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4751741.html
  • 阿罗汉在般若法会的定位──以《大般若经.第四会》为中心

    第2卷第1期,1999年,页1-51。  47. 释自范,〈佛陀的语言政策〉,《庄严》第55期,1998.9.。  48. 徐真友,〈关于佛典语言的一些研究〉,《正观杂志》第1期,1997.6.,...:中华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,1998.06。  86. 谢慧,《《解深密经》与《现观庄严论》止观学的研究》,香港能仁书院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,指导教授:罗时宪,1992.06。  87. 蔡耀明,《业报...

    王安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251775.html
  • 澫益法师儒佛会通思想之研究——以《学庸直指》为例

    1999年3月,页207-250)、释自澹:(《庄严杂志》57期,1999年3月,页140-145。);兼论则如释圣严:(《华冈佛学学报》第八期,台北: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,1985年10月,页1-76)...三教合一”论点与思想,从产生到发展,直到晚明可说是达到极盛。澫益法师与儒家相关的作品,可说反映出当时的学术环境。然而,法师的论点却与单谈会通、论三教合一的说法不尽相同。以下,就三教性质与会通焦点两方面...

    周玟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0751885.html
  • 佛教成人教育的意涵

      悟因法师(1992)。人人都有被教育的可能。载于尼僧团十二周年特刊,p.127。 嘉义:庄严杂志社。   张寿山等(1997)。高雄市成人教育现况、需求及可行模式之研究,p.8。教育部...教育现况需求及可行模式之研究。教育部委托。   释见憨、陈信宪译(1995),中村元著。原始佛教:其思想与生活,p.34。嘉义: 书乡出版社。   释达和、陈淑慧合译(1992)。佛教的原点,p.3...

    释见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351990.html